之前有朋友問到來到花蓮,要去那邊玩耍比較好,
恰好最近看到生態學會的秉亨哥寫了這一篇"雲林沿海生態旅遊的非專業觀點"一文,
自己若有所感,或許可以把隱藏在花蓮好山好水背後的"好污染"給點出來,
讓以後來到花蓮想看些不同風味的朋友可以有所依據。
花蓮,除了大家所知道的好山好水之外,
隱藏在其背後的是重重的環境及農業問題。
當你走在台九線蘇花公路上時,會發現一車又一車的載重車輛南上北下。
"砂石車"是花蓮第一個特色,花蓮是少數台灣仍然歡迎砂石業者來此開挖河沙的地方,
每年數以億立方公尺計的砂石一車車地運往台灣各地以及中國。
在省道上違規行駛的砂石車造成了全台最高的車禍致死率,也讓花蓮縣政府賺進了不少收入。
地方黑道與官員的複合經濟體,讓當地民眾敢怒不敢言,
即使檢舉再檢舉,他們也依然我行我素。
當閃躲完一連串的砂石車之後,映入眼簾的是太魯閣口。
當站在太魯閣大橋,讚嘆這國際級天然景色之餘,可以往閣口的方向一看,
你就會發現怎麼旁邊的山頭怎麼是平的,這可不是大自然的"鬼斧神工",
而是隱藏在樹林當中的亞洲水泥廠長年開採所造成的痕跡。
當初政府為了鼓勵工業投資,讓亞洲水泥以幾乎無償的方式取得了大片土地在此開採,
其中更包括了以非法手段(由村長代為簽章)取得當地部落多筆原住民土地,
這個問題至今仍懸而未決,一直要到民國105年才會逐漸解套。
(相關事件請參考公視紀錄片"我們為土地而戰")
再往南走,逐漸進入花蓮市區,
最明顯的地景轉變就是多得目不暇給的民宿以及名產店的招牌。
來到了七星潭海岸,這裡一向是遊客以及當地人的最愛。
只可惜一波又一波遊客喜歡將海灘上的石頭撿拾回家作為紀念品,使得漂亮的海岸迅速消退中。
在潭南的遠方,據說正有片保安林正準備解編作為興建大飯店之用,
我想再過不久,山、海、天一線的景觀將會被迅速破壞。
車子繼續往花蓮市區開去,沿著花蓮港邊的公路經過了南濱與北濱。
花蓮在最早最早是有沙灘的,就在南北濱。
但自從花蓮港擴建之後,北濱的沙灘迅速消失,
剩下一顆顆俗稱"肉粽"的消波塊,南濱也只剩苟延殘喘的一小片沙灘,供人逐浪。
更諷刺的是,幾年前,花蓮市政府為了塑造海岸景觀,
還特地在北濱弄了人工沙灘,結果在一個颱風過後流失大半。
經過南北濱之後,繼續向南走。
我不打算接上經過設計規劃的台九線,而往193縣道開去,全北花蓮的髒亂都集中於此。
台11現已成為砂石車專用的道路,沿途未經妥善規劃的砂石場、資源回收場、每到冬天惡臭可以佈滿花蓮市的中華紙漿廠、垃圾掩埋場皆集中於此處,在這裡,可以看見逐漸在發展與環境保育當中失速的花蓮。
過了花蓮大橋,映入眼簾的就是遠來飯店。
遠雄集團在此地的開發堪稱為台灣的"奇蹟",整個系列建築是依著20-30度的山坡而建。
依照我國的水土保持相關法條,在這樣坡度上應該是嚴格禁止有任何建設的,
但是萬能的建商還是有辦法讓非法成為合法。
如果看完這些"景點"之後,
心情還不錯的話,或許可以考慮轉往台九線。
(待續)
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
花蓮的"生態"旅遊:海線版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1 則留言:
唉 看你這麼一寫
應該趁某些美好回憶與景色
還沒有被完全粉碎前
多多去花蓮
留下最後的美好回憶與身影腳印
然後永遠不要再去 不要再回頭?!
或許我該多去親近我之前所不認識的不被工業與資本侵入的台灣
沒有在心裡被污染過的地方
用一種新的態度
開發心中新的桃花源
張貼留言